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一直在努力》。
20xx年9月,我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我这里用的是“教育工作”这个词,而不是“教育事业”。因为我觉得,我只是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一份工作,没有太多的感情,责任,或者梦想。那时候我只是庆幸上班有工作,所以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责任心不强,使命感不够。同时觉得自己从学生时代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改变,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心态,冲动,幼稚,奇思妙想。
当了一年的“孩子王”,我和孩子一起背书,一起跑操,一起打球。我们无话不谈,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当时老师跟我说:“师生关系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学成果!”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年底,我的统考成绩自然不如老教师,但也不差。十个平行班在我们中间排名第四。我这一年的收获是,不成熟的心态让我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让我明白,作为老师,不一定要划清学生和老师的界限,好老师也可以是好朋友!
从教书的第二年开始,我就成了班主任。不像去年那么简单了,和学生的接触越来越多。这时候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还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情:什么班干部选举,安排值日组,开班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等等一系列的琐事,但我什么都要亲力亲为,目的只有一个。我想做好我的工作,因为我还年轻,路还很长。结果那段时间经常肚子疼。每当我的胃不舒服的时候,我总是蹲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才会感觉好一些。这个时候孩子会很听话,就连再爱说话的孩子也会安静下来,等我的表情恢复正常,他们又会变得活跃起来。这个时候,我会很欣慰。他们太懂事了。从那时起,我开始从他们身上收集让我感动的东西:
第一,教我们班的'外语老师病了,但还坚持讲课。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下课后,不知是谁悄悄把一瓶水放在外语老师的桌子上,并附上一张纸条:“下节课我们自己写单词,请休息一下!”感动了英语老师,也感动了我。
第二,班里有一个很内向的学生,成绩平平。我跟他聊过一次,聊家里的事,鼓励他。从此他的阶级地位大变,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这让我很感慨,老师的力量真的很大。
第三,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中午午休的时候,班里两个同学在给一个生病的同学抄写各科的学习笔记,我被他们的团结友爱感动了!这样的事情很多。所有这些加在一起给我的信息是,教师是一个快乐的职业,因为教师的生活充满了感情,所以我开始喜欢他们,期待他们,享受他们带给我的感情。
我从事教育的时候不是因为喜欢才做的,现在是因为做了才逐渐喜欢的。教书育人不再只是我的工作,已经逐渐成为我热爱的职业。我要努力,争取。我开始努力学习和工作来充实自己,加速成长。我想用我的行为来诠释“一个老师,所以我传道授业解惑。”努力让我的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我对自己说,我可以不是专科,但一定要专精。我必须学习和理解我所教的教材和方法。一个老师能教好我的学生,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光靠这些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还是缺少灵魂。
教育的灵魂是爱。有了爱,你就有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你会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当然,这种爱不能只是盲目的本能的爱,而是理性的爱。比母爱好,但是无私,不求回报。这种爱应该是在我们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真正理解教育本质,清楚把握教师职业和角色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的爱!师生之间一旦形成这样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作为纽带,好的教育就已经开始了一半。只有热爱教育,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除此之外,我还想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舍得付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因为我怕自己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冲走,被拜金主义蒙蔽双眼,迷失方向,所以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我是老师,是人民的老师。
当三年好老师容易,十年不容易,三十年还是好老师不容易。!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从教30年的好老师”,但我深信自己会为此不断努力。“在铁校园里奔跑的学生,就是不动的老师。”让我这个老师在这个校园里坐一坐吧!我将永远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师责任》
说起师德,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爱!但是作为教师,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去爱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容易,而对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就不容易爱得起来了。我不禁有这样一个困惑:我们的爱是需要孩子们拿成绩来等价交换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时刻说着的师生之爱又是什么?
整个xx年,我都在花精力和金钱学习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亲子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核心理念:父母给与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感受到多少来衡量。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爱甚至觉得爸爸妈妈讨厌自己,那不管他们怎么样拼尽全力去付出,都是枉然。其实,学校教育也是一样的。
有一群高年级的学生被问道:当你们在学校惹麻烦时,通常会发生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包括老师冲自己大喊大叫、罚站、额外的作业、长篇大论的说教、为了他们难堪而请家长到校、回家挨揍等等。然后学生又被问到:“老师们的这些干预措施有没有帮助你们感觉到爱、关心,你们又是否愿意积极合作呢?”他们都笑着回答:“你觉得呢?”调查者继续问:“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帮助,你们认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些同学说:“因为他们喜欢这样运用他们手上的权力。”调查者又问:“你们不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关心你们,并且帮助你们做得更好吗?”孩子们大笑了起来。
之后又采访了这群孩子的老师们,当老师们被问到:“你爱你的学生吗?”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举了手,猜猜怎么样?大多数老师都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老师的爱,遗憾的是,孩子们能感觉到的微乎其微,他们往往相信,老师爱的只是成绩而已。
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神圣责任,就是要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信心,还要让那些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学校和老师重拾自信,因为,只有当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教育才会变得可能!而这一切,不是由一张考卷和一份成绩单就能够达到的。成绩是一把标尺,他量得出学习方法的优劣,却量不出战胜困难的'勇气;他量得出学习效率的高低,却量不出自我管理的意志;他量得出学习效果,却量不出目标动力;他量得出知识的多少,却量不出内心的力量。而这些量不出的后者,往往决定孩子是否能感到被关爱,也是这些量不出的后者,决定了孩子们走出学校后的人生之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有一首最动人的歌,就是师德,有一个最美好的人生,就是教师,有一条最美丽的风景线,就是教师的灵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铸造教师灵魂,歌颂师德”,在这里发言让我感到无比荣幸。我想用这个平台来说一说身边的人和事,说一说香仙街小学的师魂——。也许她只是集体里最微不足道的老师。然而,正是这位在千千绝对无足轻重的老师支撑起了中国艰难的基础教育。
一、对待集体:不是春天一枝独秀,而是春天百花齐放。
俗话说,学而优则仕,德高望重则楷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规定教师首先要学会做教师,教育人的人首先要做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乡贤街小学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组成了一个同心同德、团结进步、教师高尚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陶行知的“抱一颗心,不带半根草”的精神,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更适合时代的发展,铸造先进的学生。学校领导首先通过先进教育理念的洗礼达成共识:所有老师都尽心尽力,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提高我们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快速成长,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各教研组组织了校本教研活动,经验丰富的教师起到了传播、帮助、引导的`作用。经过连续的优秀教师研讨班和公开课,所有老师都受益匪浅。
为了传达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语文组的老师们经常在这节课上听到那一课,教研活动如火如荼。数学组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被学生包围。英语组的老师也不甘示弱,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所有的老师都是真的做,没有人会因为有了新的想法而保留什么。每个老师真正做的是所谓的“民主”“合作”。
香仙街小学是个大熔炉,每一个住在这里的老师都可以坚持学习。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改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大家都在网上备课,做电子备课,上网查资料,建自己的博客。在线学习已经成为每个老师的必修课。是的,十年树木,百年耕耘,老师更要特别树立自己,让个人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让这个集体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集体。象县街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此深有体会。他们一直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化遗产,改善他们的个性。
二、对待工作:坚持青山不放松,根在碎岩。
老师不是伟人,所以不能成为偶像,不能像伟人一样被尊重。老师不是英雄,也不能像英雄一样建造纪念碑;老师不是明星,不可能像明星一样被妇孺所知……相比之下,老师做的事情是那么普通,那么普通,那么琐碎!但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七点四十上班,六年级老师却在七点半前到了教室指导早读;许多老师每天下午两点都进教室。课桌上的备课书、日记、作业书、作文书、彩绸书、学习笔记本,如果堆起来,也不会比小山矮多少,老师的修改的确一点也不马虎;在课堂上,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们绞尽脑汁,拼尽全力;晚上,我在备课,查资料,或者联系父母。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麻烦。他们没有回想今天工作了多少小时,是否需要休息。他们只知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没有向前考虑这样的双重努力最终是否会无效。他们只知道目前的情况离学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必须继续努力。
因为我们知道,教师是一个关于梦想的职业,一个关于灵魂的职业,一个关于成就才能和爱情的职业!面对清新可爱的面孔和一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做过各种诗意的描绘:如果学生是花,我们愿意做绿叶的陪衬;如果学生需要光,我们必须做蜡烛来燃烧自己。
进入行闵区中心小学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从刚刚进入闵小时的懵懂到如今一步步的成长,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我们的教学经验不足,我们的业务知识还有待拓宽,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提高。而我一步步的成长离不开我的两位师父——陈雪萍老师和马莉莉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
20xx学年的第二学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幸第一次承担了区级英语研讨课的教学任务。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正是师父,一次次给予我指导和帮助。,作为校英语教研组长的她,工作负荷已经非常大了,但是面对我这个手足无措的小徒弟,她义无反顾,不只给在教学上给我帮助,还从心理上安慰我,让我放宽心。从如何构思、设计单元,先让我自己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指导,从课堂节奏的把控到有效的课堂评价和师生互动都毫无保留地把她宝贵的经验和我分享,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锻炼和磨砺中,在一次次师傅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下,让我逐渐成长,我知道离不开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从理论的学习到结合课堂实际进行实践,才能让我有机会并能够胜任这些任务。
而我的另一位师父,马莉莉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也让我慢慢在班主任岗位上能够胜任。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事无巨细这几个字真正的含义。班主任不仅仅要管理班级中的日常事务 ,更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要告诉孩子们怎么做,而是从现象上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从班级生活的日常点滴中善于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班级事务中的问题。这才能让班级中的孩子们更有凝聚力,班级变得更加团结。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担任了区主题班会课的执教任务,围绕三年级开展的游泳课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当时心中的设想有很多,却发现落实起来都有困难,不能真正贴近他们。在和师父沟通讨论中,我慢慢知道,要解决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从孩子们身上去发现现象,通过你的帮助让他们去自己去解决问题。全程中,班主任扮演的只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通过师父的指导,我理清思路,给与学生更多空间,从中也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能够有这样两位师傅,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课堂教学上是我追求的目标,在班主任这一岗位中亦是我的明灯。一位用对待工作上的那一份认真、踏实和谦虚感染着我,另一位用她善于发现问题,事无巨细的态度影响这我。正是这样两位亦师亦友的师傅让我不断突破自己,走好每一步。做一名爱学生、会研究、有气度的老师在我两位师父的身上有了最好的体现!真心感谢师傅对我的帮助,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对我的帮助,而我也一定不辜负师父对我的期望,力争上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