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候的词语

探候的词语

来源:世旅网

探候的词语有:探测,探候,槽探。

探候的词语有:探候,探测器,探声候气。2:简体是、探候。3:繁体是、探候。4:注音是、ㄊㄢˋㄏㄡˋ。5:结构是、探(左右结构)候(左右结构)。6:拼音是、tàn hòu。

关于探候的成语

承颜候色  恭候台光  巴头探脑  鸡鸣候旦  舒头探脑  积薪候燎  探头探脑  伫候佳音  揭箧探囊  阐幽探赜  

探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探候探候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ànhòu,出自《将苑·轻战》。综合释义:侦察;打听。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轻战》:“探候不谨,与无目同。”《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时出案行,皆豫敕督邮平水,不得令属官遣人探候,修设曲敬。”唐戴孚《广异记·张守珪》:“其军校皆勤勇善鬭,每探候深入,颇以劫掠为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寻令乡兵赵素等探候西贼,尚在后可州、赤土岭、毛家坞一带下寨未起。”清吴敏树《黄特轩传》:“团事既久,貲絀不给,练营亦随停罢;但以探候约相警集而已。”看望问候。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二十六日,秋鸿復至,盖以生有小疾及穿窬窥伺,故频来探候。”探候[tànhòu]侦探伺候。《汉书.卷七四.丙吉传》「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句下唐.颜师古.注:「刺谓探候之也。」汉语大词典:(1).侦察;打听。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轻战》:“探候不谨,与无目同。”《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时出案行,皆豫敕督邮平水,不得令属官遣人探候,修设曲敬。”唐戴孚《广异记·张守圭》:“其军校皆勤勇善斗,每探候深入,颇以劫掠为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寻令乡兵赵素等探候西贼,尚在后可州、赤土岭、毛家坞一带下寨未起。”清吴敏树《黄特轩传》:“团事既久,赀绌不给,练营亦随停罢;但以探候约相警集而已。”(2).看望问候。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二十六日,秋鸿复至,盖以生有小疾及穿窬窥伺,故频来探候。”国语辞典:侦探伺候。探候[tànhòu]⒈侦探伺候。引《汉书·卷七四·丙吉传》「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句下唐·颜师古·注:「刺谓探候之也。」辞典修订版:侦探伺候。《汉书.卷七四.丙吉传》「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句下唐.颜师古.注:「刺谓探候之也。」

二、词语解释

1.侦察;打听。2.看望问候。探候[tànhòu]⒈侦察;打听。⒉看望问候。基础解释:侦察;打听。看望问候。

三、引证解释

⒈侦察;打听。引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轻战》:“探候不谨,与无目同。”《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时出案行,皆豫敕督邮平水,不得令属官遣人探候,修设曲敬。”唐戴孚《广异记·张守珪》:“其军校皆勤勇善鬭,每探候深入,颇以劫掠为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寻令乡兵赵素等探候西贼,尚在后可州、赤土岭、毛家坞一带下寨未起。”清吴敏树《黄特轩传》:“团事既久,貲絀不给,练营亦随停罢;但以探候约相警集而已。”⒉看望问候。引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二十六日,秋鸿復至,盖以生有小疾及穿窬窥伺,故频来探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