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听之声的词语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听风听水。
狐听之声的词语有:听说听道,言之谆谆,听之藐藐,听听。2:拼音是、hú tīng zhī shēng。3:注音是、ㄏㄨˊㄊ一ㄥㄓㄕㄥ。4:词性是、成语。5:繁体是、狐聽之聲。
狐听之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狐听之声[hútīngzhīshēng]⒈《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基础解释:冰下水流之声。
二、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引《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恆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唐林滋《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絶;迴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⒈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引《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恆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唐林滋《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絶;迴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成语解释狐听之声综合释义:指冰下水流之声。别浦宵凝,~乍绝;回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唐·林滋《阳冰赋》狐听之声[hútīngzhīshēng]其他释义:指冰下水流之声。出处:《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关于狐听之声的成语
揣骨听声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鱼帛狐声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听风听水 豺狐之心 舍实听声 董狐之笔 听之任之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关于狐听之声的造句
1、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绝;回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唐·林滋《阳冰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