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呼吸道
1、所谓上呼吸道,是指从鼻子通到咽喉的空气的通道.空气在通过这条通道时如果受阻或发生摩擦,就会引起打呼噜.平时经常打呼噜的人,一般不是天生的上呼吸道狭窄,就是小舌头过长,或者是因鼻子有病,常堵着鼻涕和分泌物。
呼吸道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其特征是由骨或软骨为支架围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压力而塌陷是保证气体畅通的一种适应性结构。
3、医学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4、咯血概念。临床上习惯于以喉为界,其上包括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肺泡称为下呼吸道,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5、呼吸生理。呼吸系统解剖气道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可将气道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下呼吸道包括从气管直到终末细支气管的整个支气管树。
6、自鼻腔至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包括咽部,管道,位于食管的前面.气管壁粘膜上有纤毛上呼吸道向下则与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支气不停地向上方摆动,有助于清除痰液和被吸入管分支相连,即下呼吸道。
7、通气管道简称呼吸道。粗糙分类由鼻腔、口腔,经咽到喉算作上部呼吸道,喉以下称为下呼吸道。“上感”(感冒类疾病).全名应称做上呼吸道感染。
二、呼吸道的功能
呼吸道(气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下呼吸道)。随着呼吸道的不断分支,其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气道数目增多,口径减小,总横断面积增大,管壁变薄,这些变化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调节气道阻力
呼吸道图册通过调节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 和呼吸功(详见肺通气原理)。
保护功能
环境气温、湿度均不恒定,而且可含尘粒和有害气体,这些都将危害机体健康。
但是,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
1、加温湿润作用
主要在鼻和咽,而气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较小。一般情况下,外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较肺内为低。由于鼻、咽粘膜有丰富的血流,并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气在到达气管时已被加温和被水蒸气所饱和,变为温暖而湿润的气体进入肺泡。如果外界气温高于体温,则通过呼吸道血流的作用,也可以使吸入气的温度下降到体温水平。呼吸道的这种空气调节功能对肺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经气管插管呼吸的病人,失去了呼吸道的空气调节功能,可使呼吸道皮、纤毛及腺体等受到损伤,因此应给病人呼吸湿润的空气为宜。
2、过滤清洁作用
通常通过呼吸道的过滤和清洁作用,阻挡和清除了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颗粒、异物,使进入肺泡的气体几乎清洁无菌。呼吸道有各种不同的机制防止异物到达肺泡。
其一在上呼吸道。鼻毛可以阻挡较大颗粒的进入,而鼻甲的形状则使许多颗粒直接撞击在粘膜上或因重力而沉积在粘膜上。这样,直径大于10μm的颗粒几乎完全从鼻腔空气中被清除掉。
其二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直径在2~10μm的颗粒可通过鼻腔而进入下呼吸道,但这里管壁粘膜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和纤毛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粘液复盖在纤毛上。许多纤毛有力地、协调地和有节奏地摆动,将粘液层和附着于其上的颗粒向喉咽方向移动。每次摆动可移动粘液层达16μm,若每秒钟纤毛摆动20次,则每分钟可使粘液层移动约19mm。纤毛推动粘液层及所附着的颗粒到达咽部后,或被吞咽或被咳出。吸入气干燥或含有刺激性物质,如二氧化硫等,可以损害纤毛的运动,影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其三是巨噬细胞。直径小于2μm的小颗粒可以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吸入的颗粒和细菌,然后带着它的吞噬物向上游走到细支气管壁上的粘液层,随粘液排出。肺泡巨噬细胞生活在氧分压较高的肺泡中,当通气量减小或氧分压降低时,其功能将减退。此外,呼吸道的分泌物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其他物质,有助于防止感染和维持粘膜的完整性。
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秋天是呼吸道疾病容易频发的季节。中医专家建议,秋季适宜做做比较流行的“四”字功,可以锻炼呼吸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据专家称,“四”字功非常简单,读“四”时,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齿缝,微出。呼气念“四”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胸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
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6次,调息。此套“四”字功治咳嗽、咽炎、鼻炎等肺经疾患,效果非常显着。
“四”字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一天内可以多次练习。
呼吸道图册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父母稍有照护不周,孩子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道感染、腹泻和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儿常见病,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400万~500万名0~5岁的小儿死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三天两头发烧咳嗽,不仅影响健康发育,而且会并发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才能防范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一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天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父母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酒楼茶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以防止传染得病。
四是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对婴儿最好完全母乳喂养,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周岁断奶后要培养孩子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饭菜要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中。由于小儿代谢生长旺盛,要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些蛋类、瘦肉、鱼类和乳类制品。还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B及C,如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青菜、五谷杂粮等,有利于增强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领。
五是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常让孩子喝白开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鲜凉开水,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并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是脚部保暖。脚是肢体的末端,血循环较差,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脚部着凉,可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脚部保暖,睡前用40℃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并按摩涌泉穴,对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证高质量睡眠。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间熟睡时,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经常洗手。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九是合理服用药物。有的父母常给孩子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有的是让孩子喝“凉茶”,认为这样才能预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凉药易伤孩子的脾胃,损耗人体正气,给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父母一见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身体变得弱不禁风。因此,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滥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服用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临证应用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方能达到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四、呼吸道狭窄治疗
呼吸道狭窄是一种疾病,主要分布于呼吸道、鼻腔、喉部。
1)哮喘:炎症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水肿、痉挛,导致气道狭窄引起的摄入空气量不足(通气量不足),导致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
2)鼻腔,喉部炎症:由于炎症引起的肿胀和增生物(息肉等)导致呼吸道变窄变细,鼻炎、咽喉类炎症都引起水肿,从而导致通气量不足。
3)呼吸道异物:食物或其他外来物体误卡在喉头或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也是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
1.环形切除病变行对端吻合术是以往呼吸道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经气管镜电刀或激光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安全、微创且有效。
2.对仅由肉芽组织阻塞气管腔的病例,可经气管镜采用冷冻或联合激光、高频电刀、APC等热消融术清除肉芽组织或切开气管在直视下刮除肉芽组织,使通气顺利。
3.对由邻近器官肿物长期压迫而气管壁软化所致的狭窄,在解除压迫的基础上,用肋骨片外撑固定软化区,克服狭窄;也可在气管内植入硅酮支架解除狭窄。对大气道狭窄的急诊患者可先置入气管支架缓解呼吸困难,然后再针对病因治疗
。4.对狭窄区太长,不适宜作切除病变行对端吻合术者,可在气管内置管,通过造口引出体外,以解除气管梗阻,确保呼吸通畅。
6.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抗感染治疗。因感染可加重气管梗阻程度,增加治疗困难、亦可引发气管完全梗阻等危险。
7.对已拔除气管插管,不再需要接受机械呼吸疗法而气管狭窄程度严重者,一般需施行气管重建手术。通气功能仍未完全恢复的病例则可定期作气管扩张术,重建气管,切开插管或在狭窄段置入通气管支撑气管腔等保守治疗措施维持通气功能,以延长生命
8.用于治疗本病的其他手术方法还有气管内探条扩张术、气道球囊扩张术、气道内激光技术,气管支气管支架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气管支气管狭窄和闭塞的治疗变得简便、安全,同时疗效极为显著。如结核、外伤等瘢痕病变引起,则选用以探条和球囊扩张治疗为主,尽可能避免置入支架等外来物体。如气管支气管完全闭塞,则需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激光开通阻塞的气道部分,再用探条或球囊扩张等维持气道通畅,或根据实际情况置入可置换的气道支架如硅酮支架等,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需要取出支架。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狭窄,则以气道激光和气道支架置入为主。这些方法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闭塞或狭窄的气管支气管恢复通气功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争取治疗原发病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