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的解释是:1.谓如是施于人者人亦如是报之也。俗谓人之行事或议论自我发之而又自我收之者曰出尔反尔,盖本此,特意义不同耳。《孟子·梁惠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注:「凡有善恶之命,苟善之出乎尔,则终亦以善反归乎尔也。苟出乎尔以恶,则其终反归尔亦以恶也。」2.俗谓人言行自相矛盾也。
出尔反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出尔反尔详细内容】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二、成语词典版
01.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录.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02.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彼以计倾我,我亦以计倾彼,相当耳。出尔反尔,先贤格言,曾见周兴、来俊臣辈终为牖下老乎?」03.《好逑传.第一一回》:「以按台之重,成就治下一女子婚姻,纵有些差池,恐也无甚大祸。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04.《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前日捧读大札,不料玉守残酷如此,实是兄弟之罪,将来总当设法。但目下不敢出尔反尔,似非对君父之道。」05.《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这个只好你们底下去,同他商量,他肯让自然极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06.清.洪楝园《后南柯.第一二出》:「一要赔偿兵费,二要废去旧约。凡贵国所以待敝国的苛例,一一施之于贵国,此之谓出尔反尔。」
三、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四、其他释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五、关于出尔反尔的近义词
六、关于出尔反尔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