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的汉语大词典是:(1).同用一种文字。《礼记·中庸》:“书同文。”《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四隩同文,五方异色。”(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慑于异俗,功效著于同文。”夏衍《乐水》:“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同文’欣赏的‘技艺’,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3).通译文字。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今内之有同文、方言之馆舍,外之有出洋学习之生徒,行之数十年,而国家不获人才之用,盖有由也。”参见“同文馆”。
同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同文详细内容】
1.同用一种文字。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3.通译文字。同文[tóngwén]⒈同用一种文字。⒉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⒊通译文字。
二、网络解释
同文同文,释义同一种文字,出自《礼记·中庸》
三、国语辞典
使用的文字相同。同文[tóngwén]⒈使用的文字相同。引《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
四、其他释义
1.同用一种文字。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3.通译文字。
五、关于同文的造句
1、不同文体的板书设计各不相同。
2、对于那些和我们拥有共同文化和精神传统的老盟邦,我们保证以挚友之诚相待。
3、没错,但是两个棒子同文同种,他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4、“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
5、各室内地面平整光滑、坚硬而呈暗红色,同文献中“土被朱紫”的记载吻合,墙上还绘有黑色“壁带”和彩画。
6、赵玉锁手捏钢笔,忙碌着签署数份合同、文件,下巴上还夹着正叽里哇啦通话的听筒。
六、关于同文的诗词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同院诸公·秋日同文馆》>> <<《重庚纪事·同种同文日本兵》>> <<《同文馆试上舍和同事孔彦常学士即事》>>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同文馆·高堂置书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