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中考指标到校政策

成都中考指标到校政策

来源:世旅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3种观点: 法律解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2种观点: 法律解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1种观点: 律师分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1种观点: 法律解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2种观点: 律师解答: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仍实行两考合一,银川市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本校参加报名,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中考的应届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户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可以参加“指标到校”和“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户籍不在银川市三区的考生只能参加“择优录取”批次的录取,不能参加“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3种观点: 律师解答:主要分为五大条:1.高度重视录取工作。2.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3.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4.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5.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法律依据】:《银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一、 高度重视“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工作。落实好“指标到校”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正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是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强化对“指标到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把惠及广大考生的政策落实好。要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负责,确保“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考试招生任务。二、 切实做好“指标到校”计划的名额分配。今年,我市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继续将招生计划6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名额分配要依据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考生必须具备银川市三区所在辖区的户籍(户籍动迁认定时间为当年中考报名前),且在原初中学校有两年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两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标到校”政策。2021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银川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为6264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的具体要求,共有3752人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的具体分配名额见《银川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一览表》三、 认真组织考生做好“指标到校”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7月1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划定一条银川市三区初中学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7月14日8:00-7月15日24:00,凡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在银川市中考服务平台上填报录取志愿,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各初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本着对广大考生负责的态度,把握政策,认真分析和梳理考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和考生的合理愿望,正确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填报“指标到校”志愿,努力使各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得到落实。 四、 严格落实“指标到校”批次的录取办法。学生填报志愿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实施录取。各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将按照中考成绩(成绩相同者以小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再有相同则增加体育成绩比对)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没有录满“指标到校”计划的高中学校所剩名额划到“择优录取”批次中录取。7月16日,录取结束后,市中小学招生领导小组将录取名单在银川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已经被“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原初中毕业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注册高中学籍。 五、 严肃招生纪律,强化责任监督。三区教育局要强化监督责任,安排专人到各初中学校,监督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要在初中毕业学校“在籍在读”两年以上,防止一些学生为升入优质普通高中而转学到其他学校,侵占其他学校学生的利益。各初中学校要做到政策解读正确,信息公开及时,工作规范有序。各初中学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考生志愿填报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核对并上报有关数据,防止考生漏报误报,不得隐瞒有关招生文件精神,不得强迫或诱导考生填写志愿。学校工作人员中凡今年直系亲属有参加中考的要实行回避制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问责。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指标生与相应高中学校普通生同批次划线投档,按初中学校报考某一高中学校指标生的考生人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但不低于该高中学校普通生录取线15分。考生填报指标生志愿与普通生同步进行,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且限报1个指标志愿。录取时在中招录取系统中对入围指标生的指标志愿作相应技术标识,然后将指标志愿连同非指标志愿,与普通生一起划线投档。法律依据:《2021年吉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方案》一、中考报名(一)报考对象1.具有我市2021年初中毕业年级学籍及具有报考我市高中段各类学校资格者均可报名。2.具有我市初二年级学籍的学生按要求报名参加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二)报考资格1.应届毕业生可兼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包括“五年一贯制高职”“中职高职3+2”、与高等教育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专业等。2.往届毕业生可报“五年一贯制高职”“中职高职3+2”。报考普通高中只可报一般高中,报名后必须参加当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录取时不享受奖励政策。3.随迁子女凭居住证、父母务工证明等材料,经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参加流入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考时享受与流入地学生同等待遇。4.港澳同胞、台湾省籍同胞和华侨、归侨学生经身份认定后在居住地参加考试,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政策。5.残疾考生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中考指标生名额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和公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指标生的分配比例不低于招生总计划的6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3种观点: 中考指标生名额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和公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指标生的分配比例不低于招生总计划的6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1种观点: 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户籍在本招生区域(“5+2”区域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其余各区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全市共17个招生区域)。2、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3、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4、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一是户籍要在本招生区域内。二是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三是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四是德、智、体、美优秀,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法律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采取积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户籍在本招生区域(“5+2”区域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其余各区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全市共17个招生区域)。2、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3、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4、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