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大开挖?
大开挖指的是将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以上的土方全部挖走。通常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大开挖:1. 建筑物带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2. 基坑和基槽相邻紧密,土方施工时基本挖通或剩余极少,又妨碍施工的;3. 考虑施工方便,例如雨季施工排水。
问题二:什么时候计算大开挖?
大开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行话”,没有具体规定多少土方算作大开挖。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土方工程一般采用大开挖:1. 建筑物带有地下室、半地下室;2. 基坑、基槽相邻紧密,土方施工时基本挖通或剩余极少,又妨碍施工的;3. 考虑施工方便,如雨季施工排水、放线测量的精确度等。大开挖需要有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依此施工,在预算或结算书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将这部分费用结算回来,否则是要亏本的。
问题三:什么时候挖土方是大开挖?
没有采取打支护桩的基础开挖,土质相对较硬,能满足基础开挖,而且面积、深度比较大的,可以称为“大开挖”。
问题四:挖土方时什么时候按大开挖,什么时候按基槽?
基础、条形基础的土方开挖要根据基础深度和放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大开挖。如果两个基础间距较小,剩余土方仅一点点,考虑施工方便就采用大开挖方案施工。关于工程量计算问题,一般情况下在编制工程量预算清单时就应考虑并计入清单中。若因地质条件变化必须采取大开挖的,应征求业主和设计单位意见,给出设计变更。一是有利于施工,二是应根据图纸变更计算增加工程量签证。
问题五:挖沟槽、基坑土方与大开挖土方有什么区别?
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m²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沟槽底宽3m以上,坑底面积20m²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若底宽B≤3m,且L>3B,则为挖沟槽;若底宽B≤3m,且S=L×B ≤20,则为挖基坑;若底宽B>3m,或S>20,则为大开挖土方。
问题六:什么叫大开挖、挖基础土方?
大开挖指的是基础根据土质放坡后的外边缘内的土方全部挖至设计基础底标高。没有深度和放量的。
问题七:大开挖是什么?具体什么才是大开挖?
大开挖指的是建筑里的挖土方的意思,不同于一般的挖基槽、基坑。通常指底面积大于20m²的挖掘。
问题八:如何算大开挖土方的清单和定额?
按照清单要求,画出基坑图,然后计算土方量。例如,基础四边都要有工作面的,两个基础较近会有重叠的,这反应在图上就是一个台阶样的形状。通过作图可以得出这个形状的土方量。
问题九:什么时候需要放坡?什么时候不需要放坡?放不放坡是怎样决定的?土方大开挖是不是就不需要放坡?
基坑开挖是否需要放坡由基坑支护设计决定,这需要设计资质。基坑支护设计是根据周边场地大小、基坑开挖深度、地勘的土质情况等因素决定的。例如,四周很空都是空地,放坡就没有;如果土质好,放坡就可以陡一些;如果在市场中,四周都是道路和建筑,就需要地连墙、围护桩加支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