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委质的汉语大词典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遂自立为燕王”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渊﹞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值齐网之弘,弛宾客之禁,策名委质,忽焉二纪。”《周书·李贤传论》:“及逢时值主,策名委质,或使烦莫府,或契阔戎行。”唐杨炯《薛振行状》:“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
策名委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策名委质详细内容】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作宾语、定语;用于做官。策名委质[cèmíngwěizhì]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二、引证解释
⒈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於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书己名於策,以明繫属之也。”《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遂自立为燕王”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渊﹞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閭孤贱,才无可甄,值齐网之弘,弛宾客之禁,策名委质,忽焉二纪。”《周书·李贤传论》:“及逢时值主,策名委质,或使烦莫府,或契阔戎行。”唐杨炯《薛振行状》:“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⒈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於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书己名於策,以明繫属之也。”《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遂自立为燕王”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渊﹞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閭孤贱,才无可甄,值齐网之弘,弛宾客之禁,策名委质,忽焉二纪。”《周书·李贤传论》:“及逢时值主,策名委质,或使烦莫府,或契阔戎行。”唐杨炯《薛振行状》:“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成语解释策名委质
三、综合释义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遂乃弹冠筮仕,~。◎唐·杨炯《薛振行状》
四、其他释义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五、关于策名委质的成语
策名委质 原原委委 委委屈屈 委委曲曲 委委佗佗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六、关于策名委质的造句
1、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2、及逢时遇主,策名委质,荷生成之恩,蒙国士之遇,俱縻好爵,各著勋庸。
3、主公定长沙之时,某家花甲老卒,一勇之夫而已,复策名委质,所图何来?不过是为自己名字在史书上找个书写处而已。
4、“古之君子,策名委质,翼翼小心。
5、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托宗盟,此将军妙算远图,发于衷诚者也。
6、“古之君子,策名委质(即“出仕为官”),翼翼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