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的其他释义是:拄杖:策杖而归|策杖入幽户。
策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策杖详细内容】
拄杖。也称杖策。策杖[cèzhàng]⒈拄杖。也称杖策。
二、引证解释
⒈拄杖。也称杖策。引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注:“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三、汉语大词典
拄杖。也称杖策。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注:“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于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杯闲酌伴亲宾。”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
四、辞典修订版
扶杖。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吾游,教我要忘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
五、关于策杖的成语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杖策窥园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持刀动杖 明火持杖 拿刀动杖
六、关于策杖的造句
1、上班时,和好友梁实秋策杖而行,在日本人开的“吴服店”买套“和服”当工作服,沿着蜿蜒的山路踽踽而行风神潇洒;下班后,带着孩子一起踏浪嬉戏。
2、在梁实秋的描述中,闻一多很欣赏策杖而行的那种悠然态度,所以,他备了好几根手杖。
3、松柏之下,高士策杖前行,后有小童背负花囊,寓意松柏长青,贺寿延年,是为吉祥长寿之寓意。[www.chazidian.com/zj-51694/查字典策杖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