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令智昏的辞典修订版

利令智昏的辞典修订版

来源:世旅网

利令智昏的辞典修订版是:被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乱。《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零回》:「禁不得这班小人,在旁边唆拨,难免他利令智昏呢!」也作「慾令智昏」。

利令智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利令智昏详细内容】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丧失理智。

二、网友释义

利令智昏,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常用以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做出错事。

三、成语词典版

01.《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02.《南史.卷三五.顾凯之列传》:「论曰:『古人云:「利令智昏。」甚矣利害之相倾也。』」03.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零.战国自取亡》:「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那弥轩真是利令智昏,等官出了题目之后,他却偷了个空,惨淡经营,作了一篇文字,暗暗使人传递与那肄业生。」05.《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指日也要回任,这藩台是不能久的。他便利令智昏,叫他的幕友官亲,四下里替他招揽买卖。」

四、典故

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五、关于利令智昏的近义词

利令智惛  见利忘义  财迷心窍  齐人攫金  攫金不见人  利欲熏心  

六、关于利令智昏的词语

利令智昏  色令智昏  欲令智昏  慾令智昏  智以利昏  利以昏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利令智昏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