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流靡注音是什么

流靡注音是什么

来源:世旅网

流靡的注音是:ㄌ一ㄡˊㄇ一ˊ。

流靡的拼音是:liú mí。结构是:流(左右结构)靡(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流靡[liúmí]⒈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引证解释是:⒈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引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风俗之流靡,自虽士大夫之才,势足以进取,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网络解释是:流靡流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iumi,意思是过分华美;委靡不振。7、综合释义是: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风俗之流靡,自虽士大夫之才,势足以进取,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8、其他释义是:1.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

流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流靡详细内容】

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流靡[liúmí]⒈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

二、引证解释

⒈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引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风俗之流靡,自虽士大夫之才,势足以进取,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

三、综合释义

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风俗之流靡,自虽士大夫之才,势足以进取,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

四、汉语大词典

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风俗之流靡,自虽士大夫之才,势足以进取,而朝廷尝奖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

五、关于流靡的词语

靃靡靡  猗猗靡靡  靡靡之音  靡靡  靡靡之乐  靡靡之声  

六、关于流靡的造句

1、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流靡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