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传颂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知己,白首同盟”的忠贞爱情,兰溪人民特地出资整修位于洞源村的赵氏一族祖宅,名之为“绮霞园”。于1996年9月28日正式开放游览。“绮霞园”的名字来源于赵四小姐的闺名――绮霞。因赵四小姐于1912年5月28日在出生时,东方天际正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因而得名“绮霞”。绮霞园是一座三进二明堂二层砖木结构的清代徽派建筑。园内面积虽不甚大,但厅堂轩敞,风格古朴凝重……[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芝堰村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驻地以北8000米。芝堰村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迄今已有850余年,因陈氏家族的聚居而发展形成。芝堰的民居始建年代从明初至末年,历史跨度近500年,各座建筑年代相对明确,衍变过程清晰。因村中有芝溪、水堰,故旧名芝溪村。芝堰村位于兰溪市西北二十公里,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地势平整。村落东首,桃峰耸峙,芝山起伏,如一条青龙腾跃而来;村落西南……[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白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西郊约17公里的黄店镇境内,面积约13.63平方公里。白露山又名玉带山,由于燕山运动,形成块状山体,出现山腰有白岩如带的著名断层――玉带奇观。山下有泉,名镜潭,澄澈可鉴,一名玉泉山。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比山下低7℃一8℃。白露山自然景观优美,极可登揽。山腰奇岩环抱酷似锦带,山上有巨石突出,名黄岩,悬空数百丈,惊险……[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溪市云水山庄度假村是兰溪是西南郊的一个特色风景区,集文化交流、艺术研究创作、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示范基地。距市中心6公里,依山傍水,座北朝南,远眺仙霞山脉,近收衢江于眼底。区内占地1500�O唐传佛教“如来宝殿”,藏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木、砖、石雕件上万件。还有500�O的明清建筑“秀野书画”、容纳百人的竹木餐厅、可供300多人的野吹烧烤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二期建筑将建30……[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兰花是兰溪市的市花,为了弘扬兰溪传统的兰文化,兰溪在明正德皇帝曾亲笔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麓建起了兰花村。兰花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主题公园,也是兰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风格突出兰花,建有小桥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兰花,徜徉在兰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乡的农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兰香幽远的兰荫深处。兰花因其叶……[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中洲公园,又名中洲背,在兰溪市区兰江中,为婺、衢两江汇合冲积而成。四周环水,东西宽900米,南北长1800米,面积800亩,呈琵琶状。经悦济浮桥或兰江大桥支桥均可入园。中洲公园,宋时为西市,县尉柳叙筑“柳氏大院”于此,曾作《柳氏大园八咏》。明代河道变迁,湮为沙洲,成为渔船停泊之地。1978年辟为公园,广栽花木,建有亭阁、花圃、假山、鱼池、曲桥、游廊、餐厅、茶室、旱冰场、水上游乐场、儿童乐园、猴山及……[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缘源园位于兰溪市北隅的黄湓村,是东晋大仙黄初平的出生地,相传此处为黄大仙兄弟烧制神奇陶具的通灵宝地,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给人遐想。园区内有山门、照壁、普济堂、劝善堂、大仙宫、藏经阁等。黄大仙宫前瞻黄大仙修道成仙的通灵神山--黄大尖,后倚牧羊仙洲--雁屿洲(灵羊岛),宫内雕镂精致,装饰雅观,内供奉黄大仙宝像。缘源园不仅是正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旅游景区,休闲胜地。……[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位于市区溪西新区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 芥子园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系仿古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志励人,催人奋进。难怪,……[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兰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城区西南,由兰荫山、烈士纪念地、芥子园三大部分组成,面积2.86平方公里。兰荫山海拔140米,因古时盛产兰花而得名,其横截江流,形似苍龙,又名横山。登山远眺,南向田畴坦荡,云树烟村;北顾丘陵起伏,远接天际;俯视则三江襟带,千帆竞发。入夜,中洲渔火,烛光倒影,美不胜收。西侧为兰荫寺,始建于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兰荫深处”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题”。“兰荫春葫”为……[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在兰溪市区古城最高处天福出,其南巅有一座面西偏南庙祠,即告天台,又名“望衢亭”,为明代隆庆年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所建。赵�\,字阅道,号清献,衡州人,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景�v年间官殿中侍御史,清正刚直,为官清谦,举贤不择布衣,-不畏权贵,人称“铁面御史”,迁参知政事。他每日朝政所做之事,到夜间必定衣冠齐整焚香告之于天。故其后裔在明代做兰溪县主簿时,于天福山兴建庙祠,名为“告天台”。又因其面向衡州……[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